新闻资讯

2022-04-14

科创速递|凤喆凰再生医学研究中心3月科研成果一览!

凤喆凰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干细胞的应用研发,为了更好地促进行业交流和互动延伸,特别开设“凤喆凰—科创速递”专栏,巡览凤喆凰每月的最新科研成果,共同探索、迭代挖掘干细胞的应用潜力和价值。

3月,凤喆凰再生医学研究中心持续推进科研工作,科研进展源源不断,研究内容涵盖免疫细胞功能性杀伤、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和其不同阶段的临床应用、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修复作用以及生长效率的横向对比等。

4.jpg

研究方向: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扩增的免疫细胞(主要为NK细胞)在体外培养情况下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


检测方法:体外扩增的免疫细胞与人肺腺癌细胞共培养,并跟踪观察免疫细胞杀伤癌细胞的过程


实证结果:免疫细胞与癌细胞共培养0h到4h,免疫细胞识别癌细胞并向癌细胞靠拢;共培养4h到8h,免疫细胞开始清除癌细胞;共培养8h到12h,免疫细胞清除歼灭大部分癌细胞。


31.jpg

0h-12h 免疫细胞杀伤癌细胞结果图

红色荧光代表免疫细胞(NK细胞),绿色荧光代表肺腺癌细胞


前景意义: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可打破免疫耐受,激活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。采集人体免疫细胞,经过体外培养,消除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因素,筛选并大量扩增免疫效应细胞,回输至体内,杀灭血液及组织中的病原体、癌细胞、突变的细胞。实验证实的免疫NK细胞对癌细胞的强效杀伤,为免疫细胞治疗癌症提供了新的临床数据。激活NK细胞活性,能够有效抵抗感染和癌变发生,让人体保持健康态。随着分子生物学、遗传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发展,免疫细胞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。


32.png


5.jpg

研究方向:自主培养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软骨细胞,观察培养速率和效果,关注间充质干细胞对于组织损伤的修复作用。


检测方法:选用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,利用海藻酸钠制备成细胞微球,进行对照分化培养,跟踪观察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软骨情况。


实证结果21天检测成软骨情况发现,用海藻酸钠凝胶包封能显著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活性,是治疗软骨损伤损伤干细胞培养的良好载体。


33.jpg

包被的MSC间充质干细胞,成软骨分化时期

 34.jpg

21天 番红o染色成软骨细胞4X镜下观察


35.jpg

21天 番红o染色成软骨细胞20X镜下观察


36.jpg

阿利新蓝染色成软骨细胞20X镜下观察


前景意义:干细胞细胞是构建组织工程修复组织的基础。间充质干细胞致瘤性低,是种子细胞的理想选择。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强,多次传代后仍有良好的增殖分化能力,且在体外培养中始终保持多向分化潜能,与支架复合植入体内后可形成透明软骨,在软骨下可形成骨组织。该研究为骨骼损伤治疗提供了新的切入方向,并进行了切实可行的治疗培养。


37.jpg


凤喆凰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在专业领域不断实验拓展,为免疫疾病、机体损伤性疾病以及功能修复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,积极以科研力量为大健康产业创新赋能,进一步挖掘干细胞应用的潜力和价值,共同推动生命健康科研的新发展。